易事特創始人何思模在產學研會議宣講鈉電助力“新能源+儲能”大發展
發布時間:2023-04-24 作者:本站編輯瀏覽次數:
松山湖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委員梁展鴻,科技教育局副局長翟浩安及成果轉化中心負責人曾靜;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主任黃學杰,鋰離子電池材料團隊項目總監馬曉威,發展部副部長、育成中心總經理徐堅,高級工程師閆勇;易事特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何思模教授等新能源企業代表出席。

產學研洽談會現場
在產學研洽談會上,梁展鴻委員表示,在“雙碳”戰略目標指引下,松山湖積極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已經初步形成了涵蓋發電、電力傳輸、儲能、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電池新材料、生物質燃料、能源管理等領域的新能源產業鏈條。
“新能源材料是實驗室的十大研究方向之一,實驗室的許多團隊不僅做出了一流的科研成果,而且實現了產業賦能?!?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黃學杰副主任表示,實驗室還推出了一個新機制——能源材料與器件創新工場,通過開放實驗室平臺,團結上下游企業,瞄準市場需求,共同打造一個創新社區,從而大幅提升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的研發創新效率。

何思模教授作主題發言
何思模教授作《鈉電助力“新能源+儲能”大發展》主題發言,深入分析行業痛點及其對應解決方案。他表示,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和全球碳減排大趨勢持續深化,以“新能源+儲能”為引領的數字能源制造行業迎來新一輪黃金機遇和巨大挑戰。堅持自主創新、將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是企業乃至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鈉離子電池憑借資源豐富、成本低廉、能量轉換效率高、循環壽命長、維護費用低等優勢,成為目前儲能技術的研究熱點,戰略意義日益凸顯。易事特集團作為數字能源產品及解決方案優秀上市公司和松山湖首家上市企業,專注電力電子行業30余年,掌握了70多項核心技術、800余項專利,緊跟時代趨勢,前瞻式布局“新能源+儲能”板塊,創新推出了1500V InteI Li智能組串式全場景儲能系統、1000V分散式儲能系統、EAST-Meta“元”儲能系統等解決方案,并聚力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應用及整體解決方案、光儲充換一體化系統等數字能源領域,引領行業發展,與多地政府、企業及高校等開展產學研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他還指出,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5周年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10周年,民營經濟作為社會穩定發展的“壓艙石”、經濟創新發展的“主戰場”,備受關注。黨和政府不斷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加強政策協調性,引導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廣東省日前還發文明確支持民營企業投資建設新型儲能等能源類項目。這些都極大提振了易事特集團等新能源企業的發展信心和決心。接下來,易事特集團將繼續積極響應戰略國策,深耕“新能源+儲能”產業,持續加大創新投入和產學研合作力度,做強研發、做精產品、做大市場、做好服務,并攜手更多優秀上下游企業,助推產業迭代升級,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類生態文明建設拼搏奮進、再創輝煌!
